回到主页

「思康明」SeekInClarity文章发表 | 多组学液体活检技术,破局癌症疗效评估难题!

淋巴瘤作为全球高发恶性肿瘤,传统PET-CT疗效评估存在三大核心局限:辐射暴露、时效滞后、无法识别分子标志物。如何更早、更精准地识别治疗无效患者并调整方案,一直是临床未满足的需求。近日,思勤医疗联合国内顶尖肿瘤中心开展的前瞻性研究登上国际期刊《BMC Cancer》,首次证实血液多组学技术可精准预测淋巴瘤治疗响应,为临床决策提供全新利器!

broken image

研究设计

前瞻性多中心队列: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/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

入组标准:116例初诊淋巴瘤患者

采样点:基线期(Baseline)+2疗程治疗后(Landmark)

对照方法:中期PET-CT(Lugano标准) + 乳酸脱氢酶(LDH)/β2-微球蛋白(B2M)检测

研究亮点

1. 创新技术路线

思康明®(SeekInClarity®)通过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(sWGS)检测外周血游离DNA(cfDNA)中拷贝数变异信息(CNA)和片段大小分布模式(FS),以及肿瘤蛋白标志物含量(PTMs),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,综合评估患者体内的分子肿瘤负荷(MTB)动态变化,从而预测患者治疗效果,为传统影像学评估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无创替代方案。思康明®于2022年5月获得CE-IVD认证。

broken image

图1 思康明®技术路线

2. MTB评分与肿瘤分期显著相关

在116例淋巴瘤患者中,MTB阳性率随肿瘤分期递增,在I、II、III和IV期患者中,MTB阳性的比例分别为31.8%、63.6%、84.6%和91.2%。
治疗2个疗程后MTB仍呈阳性的患者,其无进展生存期(PFS)和总生存期(OS)显著更差。

broken image

图2 治疗两疗程后MTB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生存曲线

3. 突破传统标志物的预后预测能力

多变量分析表明,思康明®的分子反应评估与中期PET/CT是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子。MTB阳性患者的疾病进展概率是MTB阴性患者的5.2倍,此外,MTB的预后预测能力优于现有临床生物标志物LDH和B2M。

broken image

图3 MTB、LDH、B2M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疾病进展概率

4. 超越影像学的预测价值

在中期PET/CT评估显示"缓解"的108例患者中,思康明®进一步识别出24例分子水平未缓解的患者,这类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显著升高,且在侵袭性淋巴瘤亚型中尤为明显。

broken image

图4 通过思康明®分子反应和中期PET/CT结果预测治疗效果

注:PET_NR,中期PET/CT无应答者;PET_R:中期PET/CT应答者;MR_NR,分子反应归类为无应答者;MR_R,分子反应被归类为应答者

研究价值

目前临床上淋巴瘤疗效监测的标准方法是PET-CT或CT影像学检查,但这些方法成本高且敏感性有限。思康明®检测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高、适用于多种癌症的血液检测,能够优化风险分层,并使对标准治疗无应答的患者能够更早地接受干预。

"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将思康明®多组学液体活检方法纳入淋巴瘤常规管理中的临床价值。"思勤医疗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、该研究的通讯作者茅矛博士表示,"该工具能比现有方法更早、更准确地识别高危患者,从而指导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决策。"